中國農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,起源于1955年籌建的農業電氣化系和1958年開始招生的生物物理專業。歷經幾代人數十載孜孜以求、砥礪奮進,學院與時俱進,發展成為擁有一支高水平師資隊伍,具有信息與電氣學科的本、碩、博、博士后等層次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,以農業信息與電氣工程為優勢和特色的高等教育和科研基地。
學院現有教職工160余人,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、國家級人才1人、國家級青年人才1人、省部級人才計劃入選者7人、北京市教學名師1人,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和師德標兵各1人,各類在校生1600余名。下設有5個系、1個工程實踐創新中心、1個計算中心。擁有2個博士學位、3個學術型和3類專業型碩士學位授權點、7個本科專業。學院以立德樹人為使命,圍繞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目標,根據學科專業特色與科技發展趨勢,持續開展教育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模式創新,加強創新實踐基地及在線教育平臺建設。建院六十余年來,已為社會輸送各類人才2萬余名,遍布祖國及世界各地,為農業現代化發展做出了貢獻。
學院建有國家雙一流A+學科農業工程-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、電氣工程3個學科,擁有8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、工程中心或試驗基地;是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農業電氣化與信息化分會、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農林專委會、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農村電氣化專委會、中國農機工業協會精準農業技術裝備分會的依托單位;牽頭發起了中國漁業物聯網與大數據產業創新聯盟、中關村同航智能裝備技術創新聯盟,組建了智慧漁業產業研究院(煙臺)。
學院秉持“開放、合作、共享、共贏”的理念,與美國、英國、日本、韓國、荷蘭等國的知名高校廣泛合作,現有海外名師、國家外專局高端外國專家、客座教授等20余人,開展科學合作、人才培養和學術交流;與國內知名高校、研究院所、地方政府和企事業單位深度合作,開展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。
學院始終面向國家戰略與產業需求,以強農興農為己任,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引領,以信息感知、移動互聯、云計算、大數據、智慧決策與人工智能為突破口,以“智慧農業”為主線,全速推進智慧種植、智慧養殖、智能農業裝備、智慧農村能源4個領域的發展,助力精準扶貧,推進鄉村振興,給農業插上信息與電氣的翅膀。
電話:010-62736746
郵箱:eic@cau.edu.cn
地址:北京市海淀區清華東路17號
郵編:100083
微信關注
?2017 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校備案號:308_19034